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一直想寫卻拖了又拖。
這份工的唯一好處是讓我可以隨時打字。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港譯《奇幻逆緣》。
原著是看過電影版後才讀的。(讀的當然是中譯版,看英文我會三秒後入夢鄉。)

基本上,電影版本的方向跟原著是兩碼子的事,設定上也有許多不同處。舉幾個例子,原著背景為1860年的巴爾的摩,當時美國正蘊釀南北戰爭;電影版本將空間移師至1918年的新奧爾良(劇組原意是忠於原著的城市,可惜現在的巴爾的摩已不復當年風貌),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舉國歡騰。電影中的女主角Daisy,從沒有在原著中出現,主角Benjamin的妻子,該是Hildegarde Moncrief,而她亦在電影中消失。此外,Benjamin的父親在原著中沒有棄嬰。

由於原著小說只有廿多頁,電影版本卻近乎三小時,可想而知牽涉增減的環節非常複雜,不過電影的成就絕對不輸原著。

個人偏好先入為主,導演David Fincher是我的「賣飛佛」,他的前作《七宗罪(Se7en)》和《搏擊會(Fight Club)》是我經常replay之選。他在訪問中透露,《奇幻逆緣》這劇本早在13年前已開始籌劃,可惜礙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及電影公司的內部變卦,一直廷至2006年才正式拍攝。一位導演願意為劇本等13年,箇中的熱誠真的假不了喇。

原來Tom Cruise曾經自薦男主角,不過最後仍落入導演「御用」皇牌Brad Pitt的手上,我暗地叫好。女主角Daisy由Cate Blanchett飾演,完全沒有異議。這一幕,十八歲的紅髮Daisy收到Benjamin寄來的明信片,美得讓人窒息。


















劇情不贅,可參考維基

電影的重點是不平凡中的平凡。

有好幾幕,看得我眼淚嘩嘩的落(我認我淚點低。)

- Benjamin揹著父親到海邊看日出。
- 女兒Caroline讀著父親Benjamin的日記和寄給她的明信片。
- 幾近花甲的Daisy遇上雙十年華的Benjamin。

也有好些令人深刻的對白。

船長的遺言︰
You can be as mad as a mad dog at the way things went. You could swear, curse the fates,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end, you have to let go.
你可以像瘋狗般亂吠,你可以咀咒你的命運,但到最後,你還是得放手。

養母Queenie對年幼的Benjamin說︰
Everyone feels different about themselves one way or another, but we all goin' the same way.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但我們都是在走一條相同的路。

教Benjamin彈琴的老婆婆︰
Benjamin, 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
我們注定要失去所愛的人。要不然我們怎麼會知道他們對我們有多麼重要?

逆轉的年齡終於在交匯點遇上,Daisy對Benjamin說︰
We are almost the same age, meeting in the middle.
(我忘了中譯的版本...)













Good night Benjamin. Good night Daisy.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