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字典也不同啊~
認同
我們都渴望被認同,但絕大部份,是渴望被同一個圈子認同,然後產生存在的快樂。
不甘心
一種中性的情緒。
在甲身上,可衍生出自省,然後檢討,再而改善。
在乙身上,可衍生出嫉妒,然後埋怨,再而攻擊。
葡萄酸溜溜,是因為時機未成熟。
理論與實踐
是永遠的敵人,最後能否成為莫逆之交,是一場化學大戰。
這也是宗教吊詭之處。
神
是不是一直被簡單複雜化?
聆聽
世上最高深的學問,我停留在幼兒班。
失望
大多源於錯誤的期望,我們一廂情願的以為只有那種結果。
成熟
跟年齡沒有關係。這種東西,應該在十五歲前已成形。
這方面我很幼稚。
智慧
跟學歷沒有關係,有時甚至認為,博士也可以是白痴。
所以不必向我炫耀,那不過是一場投資遊戲。
修養
其實跟言行沒有太大關係。
「我講粗口唔代表我粗魯!」朋友的朋友如是說。
好明顯我們都是痴線的。
知己
即使很久沒有聯絡,他/她依然是你肚子裡的虫。
承諾
不用掛在嘴邊。
理解
有時候沉默是一種表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